論壇側記:以策展之名|黃海鳴 × 黃建宏


主 題|以策展之名
時 間|2020/8/16 SUN. 14:00-16:00
與談人|黃海鳴(策展人)、黃建宏(策展人)

「以策展之名」論壇現場,講者為黃建宏老師(左)、黃海鳴老師(右)「以策展之名」論壇現場,講者為黃建宏老師(左)、黃海鳴老師(右) 

資深策展人黃海鳴老師、黃建宏老師,針對本次論壇的主題「以策展之名」,深入展開相關討論。黃海鳴老師首先指出,相較於「以調查之名」的策展模式,「以藝術之名」的策劃方式,雖少了許多外部故事的指涉,卻讓作品與作品之間的內部連結增加,儘管作品的物件數量相對來說較少,但是展覽背後的思維結構仍然十分豐厚。黃海鳴老師鉅細彌遺地分析了在「給火星人類學家」展場中的作品,他認為此展是以藝術的語言思考,並透過策展方式,巧妙地讓作品之間彼此對話。黃海鳴老師同時分享了自己於臺北當代藝術館規劃的展覽「穿孔城市」,秉持著「以城市之名」,試圖挖掘城市空間內部的能量穿梭,以老鼠穿孔為意象,探討現代城市、建物聚落內部網絡的交流性,甚至於不可見的個人、家庭以及與周遭外部的各種可能關係。

講者黃海鳴老師講者黃海鳴老師

黃建宏老師則以「穿針引線」四個字,拋出了一個觀看策展的角度。他認為策展人必須處理的課題,經常包含藝術家、藝術作品、特定主題,乃至空間、預算,而如何去創造一個整體,將所有的事情都連結起來,也就是策展人必須聚焦的重要課題:在眼前的所有現實底下,該如何去「穿針引線」?黃建宏老師建議年輕的策展人,可以積極地向自己進行提問:「對於我所感興趣的這個主題,我有沒有能力去穿針引線呢?」黃建宏老師也提到,好的展覽,往往可以形成一種氛圍、或一種態勢,讓觀眾踏進展場時,搜尋到自己的角色位置,進而選擇出屬於觀看者的感受路線。策展人透過展覽,回應某些特殊主題,同時開啟觀眾們對展覽的想像與猜測,這也呼應了「給火星人類學家」一展的命題,在我們當下面對的獨特時空裡、以及全球人們面臨的課題中,藝術家如何創作、藝術與展覽如何發生。(記錄整理 / 盧思諭)

講者黃建宏老師講者黃建宏老師

以策展之名」論壇現場,講者為黃建宏老師(左)、黃海鳴老師(右)以策展之名」論壇現場,講者為黃建宏老師(左)、黃海鳴老師(右)


攝影/劉薳粲